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怡王府的秘密生意【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21/47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怡王府的秘密生意【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21/47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西北边疆,铜德府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作为黄河水域中最靠近黄河源的一个重镇,铜德府是位于大康朝西部偏中一点的位置。

站在城墙上眺望,便能看到黄河水滚滚流来,而且还是比较清澈的。

从这里出去,便是进了回鹘的地盘。

大康周边有很多的国家和部落,大部分对大康都有窥视之心。

许多还和大康打过好几次大型的战争。

其中最惹讨厌的,便是非回鹘族莫属了。

回鹘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当然西羌和室韦同样不是。

不过后面这两个家已经有了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国家的雏形。

回鹘却一直没有城市,而是沿袭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帐篷迁徙为主。

这一点和正北方的乞颜族差不多。

但他们却比和一个族群都要凶狠,不但四处抢劫掠夺资源,抢了大康不说,还去抢西羌的小部落,甚至于在西部高原上的那些穷困潦倒的部落都要抢。

抢了不说,他们经常还要杀,在西北这个区域的名声非常臭,大家都不喜欢他们。

可是回鹘族同时又很穷困,打他们的话,所得不多却又耗费太大,像是搅屎棍一样,颇有点恶心

西部高原区域,除了主体的回鹘族之外,还有上百个附庸小部落分散在广阔的西中北高原上。

好一点的水丰盛的地方都被回鹘族占领了,这些和他们有点姻亲关系,或者是有点血缘羁绊的附庸小部落,就在周边讨饭吃。

里回鹘缺粮食了,倒数第二的选择是越过这些小部落,去更南方的西部高原上抢。

如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们最后一个选择就是抢这些自己附庸小部落。

正因为他们连底线都没有,故而所有都不喜欢他们。

家回鹘族武力强大,能打的又不想打这个搅屎棍,想打他们的却又打不过,所以只能低装孙子。

当然了,装孙子的部落里面,也有子过得比较好的一群

比如说经常和怡王府易的那群小部落联盟。

他们发源于距离铜德府差不多一千里的扎棱湖和鄂棱湖周围,可惜近百年以来,回鹘族占领了那一片的水域原,他们只能被迫东迁,到了距离铜德府两百里的丘陵和山林地带聚居。

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不过水源和牧场倒也还不错,勉强够得上他们用度。

可关键现在又没有什么计划生育,这些小部落越来越多,逐渐的就不够吃喝了。

没有办法之下,这些只能选择进大康的领土进行各种买卖易。

边疆地带都是有边市存在的。

铜德府也有,他们也因此繁华了起来。

在这种况下,偶然的一次机会中,怡王府的商队便和这些小部落搭上了线,和他们做起了生意。

一开始他们只敢卖点牛羊、牛羊皮、药、滋补品什么的。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到了后来,随着双方每年都在做生意,熟悉了以后,这些小部落的产出就渐渐的跟不上了需求了。

大康朝的东西好啊。

除了好吃的大米和面之外,还有可以解腻方便排泄的茶叶,还有甜甜的蔗糖,还有漂亮的衣服鞋子等等用品。

和这些好东西比起来,他们卖出的东西都比较廉价。

牛羊倒是很好,但问题是牛羊得运到京城、运到江南才值钱啊,边疆地带根本就不缺牛羊。

而这么一路数千里路运送过去,牛羊根本吃不消,十就得死掉八,这个成本怎么划得来?

所以,一方面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买不起,另一方面是怡王府商队胆子特别大,脆答应要卖铁锅给他们,这下子小部落更是轰动了,完全忍不住的兴奋激动。

为什么?

原是非常缺铁的。

连我大清刚刚开始跟着辽东李成梁总兵做先锋的时候,百分之七十的用的都是石斧、石锤!

所以普通能有一锅,那绝对是不敢想象的事

通常只有族里的族长和一些长老才有,即便是很多们也没有一铁锅。

他们吃东西只能是火烤或者是放在石锅里面煮。

现在怡王府居然愿意跟他们易铁锅,天降大喜之下,他们几乎是什么都不顾了。

结果怡王府就说了,需要用骏马来换。

十匹骏马一铁锅,每次最多只能换一百大烧汤铁锅,且不能要阉割过的公马。

这样的价格绝对是天价,但却不得不买。

因为商们寻常根本不敢带铁锅过来,生怕被发现后直接抄家发配。

像是这样每年固定一百大烧汤铁锅的机会,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豪爽,错过这个机会就不会再来。

再则说了,他们的铁锅如果用不完,完全可以卖给别啊,转一手还能转一些,何乐而不为?

大康境内没有什么原,每年为了供应禁军九卫的马匹就已经伤透了脑筋,偏偏原上无论哪家卖骏马给大康,必然是卖骟割过的公马。

如果哪个小部落被发现了卖没有骟割的马给大康,直接就会被大部落给灭族。

所以大康想尽了办法,让那些去原上卖东西的商能带一些马匹回来,但一年大康能买到正常的公马还是很少很少,都不到一百

这样的数量,加上马儿的漫长怀孕和生长周期,又不断有老马不适合作战,导致了大康的骏马数量一直上不来。

在这种况下,怡王府商队才采用钓鱼的方式,想要得到这些贫穷小部落的骏马。

开始他们肯定是不同意的。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直到第五年的时候,因为一场旱席卷原,小部落都快要饿死了,他们才只能硬着皮卖了一千匹骏马给怡王府。

有了一就有了二。

第六年,怡王府增加了茶叶、糖、丝绸、瓷器等的供应,粮食更是管够,小部落群体便卖了两千匹骏马。

第七年怡王府收到了三千匹骏马。

然后小部落们便没有再敢增加易数量了。

他们加起来骏马数量不过三万多匹,每年易三千匹已经是伤筋动骨,需要不断的跟别的部落买才能补充。

要是再卖得多了,很容易被看出绽来。

幸好的是,他们有着源源不断的怡王府的货物,拿了多余的卖给更远的高原部落,倒是还能赚回不少的牛马羊。

一来二去之间,这些部落这些年发展得顺风顺水,居然繁殖到了十来万,成为了周边一不小的势力。

……

规模庞大的马车队顺着黄河往西面儿走,大约走了三十里路,翻过了两座不高的山丘,还过了一个树林,便看到了前方数百匹骏马飞驰而来。

队伍的前面,打着熟悉的黑色旗旗号。

怡王府二管家龚楚信若有所思。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易,从小部落联盟手里已经买了两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