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怡王府的秘密生意【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21/47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怡王府的秘密生意【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21/47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千匹骏马,可这些马儿相对于整个大康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大康有十几二十个行省,需要有边疆防御的是西南、东北、西北,不过因为西南多山,所以西北和东北才是用骑兵的大户。

可事实上,两地共十几个边境城池,去年总共才能得到差不多两万匹骏马的补充。

禁军九卫要多一些,一年能总共补充两万匹骏马上下。

然后帝国所有其它的边军、守备军,包括遍布全国的驿站,共得两万匹。

是不是以为这样一年几万匹、两年十来万匹……三五年之内就能凑成一支骑兵大军,直接冲进原找那些蛮子算账?

有这种想法的太天真了。

他们忘记了马匹还是有损耗的。

年龄大了不能服役,年龄小了不能过度使用,训练也会受伤,出任务的时候还是有损伤……等等。

基本上每年补充的马匹,只能说略比需要剔除的马匹多一成。

一成就是六千匹。

可别小看了这么六千匹,这还是大康努力了十几二十年才得到的成果。

在这其中,怡王府每年带回来的三千匹骏马功不可没。

如若不是它们的体质强健,繁衍出来的马匹也同样健康成长,大康的军用骏马绝对不会增长得这么快。

当然这些骏马也不是说就宰掉吃了,它们还可以在普通的政务之中发挥作用,在民间发挥运输作用。

这些骏马卖出去的收,倒是能反过来补贴一番马政花费的巨大财力。

但是,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骏马的缺还是巨大的。

毫不夸张的说,一气买一百万匹骏马,分到帝国的各个行业角落,也是转眼就会被吸收净,根本不会形成任何的费。

就拿军中来讲,现在唯一能实现一骑双马的,只有皇帝的亲军羽林卫。

羽林卫自从上一次栽了大跟,两千损失殆尽后,他们发疯一样的自我训练,素质远超其它禁军将士,所以才能在朝中公议的时候得到了一骑双马的殊荣。

换了别的野战禁军六卫,平均也仅仅只有一万左右的骑兵,才一万匹马。

每年还不到三千匹骏马的补充,最多能让他们拥有一千来匹的机动额度,以备不时之需。

就这样的马匹储备,大家平里训练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毁了马儿,到时候补充不上来,自己只能沦为步兵。

面对这种局面,皇帝和几位丞相已经好几次的找了怡王,希望他们能尽快有所突,以便能打造更多更优秀的骑兵队伍。

可是……

龚楚信叹了一气。

想要引进更多的骏马,又谈何容易呀!

……

注:据高寿仙先生《明朝万历年间京城(替换)的物价和工资》一书中,万历20年、37年,京城里,径2尺的铁锅价格约为0.25两银子一径4尺的烧汤大铁锅是0.5两一

考虑到京城的常用品从来都不是最贵,大铁锅到了西北边远少铁地区卖到2两一个也不为过——毕竟明朝245个铁矿之中,南方就占据了175个,再除去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西北铁矿产出几乎忽略不算,别运铁锅过来卖,沿途耗费、员薪酬、利润算计等加在一起,2两银子不贵。

如果再翻到原上,携带这样的违禁品还冒杀风险,价格涨价10倍到20两1铁锅,应该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同理,原上的骏马在边境马市和中原朝廷易的时候是5-7两银子一匹,这个价格同样是对外的,他们自己部落之间在原上易的价格远远要低不少,2-3两不算离谱。

故而以上述两种商品价格和易地点,设定10匹骏马换1铁锅,且是在可以换100铁锅的前提下,合理推论来源于此,敬请诸公知晓。(后面会详细说一下马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