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美食天堂 > 第43章 荷叶银光鏊

第43章 荷叶银光鏊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旁配合,恰当好处地加水,让面糊糊稠稀得当。

周媛媛打完了电话,卷了袖子去和做烙馍要用的面。她这个对面点很有研究的,当然知道这些东西怎么做了,说:“那个水烙馍,就给我做了!我和好面醒着,就烧水等着蒸!我做过两次!”

江小白突然觉得,有很多可以分担自己的工作,很是轻松啊,点点笑道:“这趋势好得很啊!”

代替江小白去拉风箱的多隆这时很懵,问说:“什么叫水烙馍?水只能蒸煮,怎么能烙东西呢?”

江小白卷了袖子笑道:“是用水蒸的烙馍,有时们造词,是挺难理解的,好比救火应该是灭火才对,当然不会去救助火灾啦!水烙馍是把面擀成超大的饺子皮,放在篦子上蒸,因为面皮很薄,熟得很快,成品和烙馍差不多,虽然不如烙馍香,但是感比烙馍软!周媛媛,我来帮你加水!”

十多分钟以后,鲁老负责的石膏终于彻底凝固了!这老狐狸好手艺,把石膏放在火边烤,很快把里面的蜡全融化了,用小盆接住,以后还能用。这样,石膏模具里面就空了!失蜡法就是要去蜡。

江小白和周媛媛和好了面醒着,回来看多隆一边拉风箱,一边往坩埚里加易拉罐。有风箱给小泥炉里燃烧的焦炭增氧,炉心的温度很高,熔点660c的铝制易拉罐,很快就融化了。多隆一个个往里丢,好似往热水里丢冰片。将坩埚里的足量铝溶搅匀后,捞出了表面的氧化铝,江小白手持火钳子,夹住坩埚,将铝溶从鲁老留在模具正中央的预留中浇灌进去,最后还剩些铝溶

等了几分钟,鲁老用小锤敲碎了石膏模具,露出来如同白银般银亮的铝鏊子,很是满意道:“不错!不错!和浇筑青铜器,的确一模一样。我把上面预留上多出来的瘤子锯掉,打磨一下就好!”

江小白嘿嘿一笑,对自己很稳的手艺也很满意。多隆欢快地找来了小锯子和砂纸,自告奋勇想要代劳。鲁老却不给面子,白了他一眼说:“下次吧!这里面有绝活!你没那手艺,在一边看着就行啦!”让多隆很无语,铝鏊子还很热,他用砂纸包手,得极麻溜、彩,就像在光影中穿梭。

鲁老悠悠说:“我是山东,在没发迹前,一直像做米花的一样走村窜乡,给用废铜、废铝融铸鏊子和炊具、锅、盆,山东叫倒鏊子、倒炊子、倒锅、倒盆,我手上有着好几十年的经验。”

和北方烹饪神器之一的鏊子,打了几十年道,就靠这种神器活了七十多年的鲁老,在依旧很热的铝鏊子上滴了几滴水,那几颗晶莹的水珠,立时都很欢快地跳了起来,最后,跌碎为无数小水珠,从鏊子上滑落,就像水滴落在了荷叶上。鲁老拍了鏊子满意道:“好!这样,就是很好用了!”

这就是鏊子之中的极品—荷叶银光鏊!在宫廷里,的确是银制的!但铝制的其实更好,只不过在古代只能用银代替,铁的质较差,铁质的鏊子需要频繁地擦油。有一个鏊子能像荷叶一样,沾生面糊,但面糊熟了之后就不沾了,也就是摊煎饼熟了后,煎饼会自动翘起四周,不需要用铲子铲,用手轻轻一揭就开,在沾与不沾完美地变幻,几乎不用擦油保养,那就是鏊子中的神品!

中国的古们很懂得技术,却不太懂得科学,不要问他们为什么趁热去打磨,怎样改变了金属表面的晶体结构,最终做成了荷叶银光鏊,鲁老这样的老辈并不懂得,他们只有祖辈传承的技术。

江小白和多隆也更关心吃,一定要解释,这两个对老祖宗的技术略略有些了解的货认为,这个北方的烹饪器具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到了极致,和青铜器中最难铸造的透光镜,也就是魔镜有些相似,在铸造后,经过研磨产生压应力,形成弹形变,当研磨到一定程度时,弹形变迭加地发生作用,会使其表面产生极多微小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在表面的微观结构上,像极了荷叶。

其表面的金属晶体层,就是能像荷叶的表面一样,不沾水,沾生面糊,但熟了之后就又不沾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祖宗们关于吃和烹饪器具的智慧,多得去了!同样奥妙无穷的,还有紫砂壶,紫砂壶的微观世界,别说江小白和多隆不能理解,就是砖家们,也只是懂了一些皮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