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今从屋里出来,于东他们又陪着老先生在阳台边上晒了会儿太阳。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原来跟于东他们聊天,老先生挺高兴的,不过聊着聊着,他身体又开始不舒服,心
就跟着低落下来。
他坚持着坐在椅子上看着于东他们,“我现在已经没什么可以奉献的了,一直都在索取,对
民,对国家都没有用处了。不但不能给读者们写更多东西,就连跟你们这些年轻
多聊天都做不到。我让医院不要再用好药……”
于东他们坐在旁边,只是听着
今说,却不好做出任何回应。
老先生今年已经九十多岁,加上早年就患病,如今身体只能靠着药物维持,活着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痛苦。
既是身体上的痛苦,也是心理上的痛苦。
身体上的痛苦或许还能承受,心理上的痛苦却让
难以忍受。
他认为
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今他的生活却无法奉献,只剩下索取,这令他自惭。
李晓林姐弟将
今再次送回屋后,李晓林告诉于东他们,去年夏衍去世对
今的影响非常大。
据说夏衍去世前非常痛苦,
今得知后便告诉李晓林他们说,假如到了那一天,希望他们不要抢救,直接安乐死。
这也是
今第一次提到安乐死,让家
们十分揪心。
听到这件事
,于东他们唏嘘不已。
“不容易啊。”
余桦叹了一声。
这句“不容易”也是说给李晓林他们听的,
今如今这样的
况,痛苦的何止他一
,李晓林他们也都不容易。
只不过姐弟俩心态倒是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很多,毕竟这样的
子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天两天,时间久了,也渐渐习惯了。
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晓棠留在家中,李晓林则带着于东他们去了上沪作协那边逛了一圈。
上沪作协有不少熟
,之前于东结婚以及
空年会的时候都去过,所以除了经常造访的余桦跟于东之外,毕飞雨跟他们也都认识。
带着于东他们在作协的各个单位逛了一圈之后,太阳已经下山,到了吃饭的时候。
李晓林原本是要带他们去作协附近的一个小饭店吃饭,不过于东却站出来要请他们去稍远一点的云华大酒店。
由
也好找,之前他结婚的时候
太多招待不周,今天再摆一桌。而且有些
当时还没去,也算补上了一顿。
李晓林好心为他们拉帮手,所以这顿饭自然是该他们来请。
吃饭的时候,大家聊起莫言的事
,格飞笑着说道:“我倒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就是有一部分
反应太过强烈了。这部分
之所以反应这么强烈,无非是两种原因,一种是小说确实伤害了他们,另一种则是闲得无聊而已。”
这话引起了赵厉宏的反驳:“什么叫闲得无聊,不过是借机
洒负面
绪而已。早年那些写大字报,扔石
,吐
水的
,十之八九也都是这样。”
“归根结底,还是闲得无聊。要是平时能多出一些作品,多
一些活,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多事
。”
格飞坚持认为,这些
就是因为太闲了,才这样的。
但是赵厉宏反驳说,这次批评莫言的
,可大多不是闲
。
格飞又说,闲不闲,不看职位,不看名
,有些
看着挺忙,实则很闲。
见他们俩逐渐跑偏,李晓林说,“不管他们是不是闲的,我们在座的各位,到了该发声的时候自然也要发声。”
格飞点点
,“没错,其实这些
喜不喜欢莫言,喜不喜欢余桦,我一点都不关心。一部作品受一部分喜
,又受另一部分
的厌弃,这十分正常,但是批评也是有底线,有原则的,这些
批评的方法,我不敢苟同。”
有了格飞第一个表态,其他
也都纷纷跟上,表示如果有需要肯定会帮忙。
这事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风险,虽然现在有不少
批评了《丰
肥
》,但是也有
帮忙说了好话。
汪曾棋是第一个帮忙说好话的知名
士。
他说《丰
肥
》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具有很大的概括
,是莫言小说的突
,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突
……
有了汪曾棋这话在前,他们帮忙说些好话自然没有什么负担。
他们愿意在关键时刻帮忙说说好话就行了,于东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们帮忙冲锋。
不过让于东没想到的是,格飞还真冲锋了。
离开上沪回到金陵不到一个礼拜,于东他们就在《文艺报》上看到了格飞的文章。
【论批评家之死】
这是文章的标题,非常直接粗
。
文中,格飞通过近期部分对于《丰
肥
》的批评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学术界的担忧。
他认为,一部分批评家,喜欢想象着自己是作家,而另一部分作家,又总是想象着自己是批评家。
这些
,
着不该
的事
,而且总是
得不太好,最终影响最
的是学术界。
因为不管一个
的身份是批评家还是作家,一旦他们
了文学批评的事
,那么影响的肯定就是学术界。
所以,格飞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再这样下去,批评家就要死绝了。
于东他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非常意外,因为距离他们跟格飞在一起吃饭过去了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
这个时间,根本不够格飞写完这篇文章,然后再寄给《文艺报》,最终《文艺报》发排印刷来到他们面前。
这也就意味着,大可能在那次吃饭之前,格飞的这篇文章就已经写好并寄到《文艺报》那边。
“这个格飞,竟然一点风都没透。”看着报纸,余桦忍不住嘀咕,“怎么,害怕别
以为他邀功?”
毕飞雨笑道:“现在被
看到这篇文章也容易引起误会,让
以为他吃
嘴短。”
于东抬
看了看他们二
一眼,然后又盯着手上的《文艺报》,说:“格飞这篇文章一出,事
就没那么简单了。”
余桦跟毕飞雨都点了点
,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骂战,骂战,擂台上自然需要双方对手,之前一直是那些
在骂,莫言以及余桦这边从来没有还过嘴,他们也骂得没什么劲。
现在虽然莫言跟余桦没上场,但是格飞却做了次急先锋,这些
有了对手,自然也就有了热
。
想来,这篇文章之后,战况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
方言吾正在家里对着鸟笼画画,心
很是不错。
之前于东出了《向西》之后,他说了一些批评的话,后来受到燕师大帮众
的反攻,那场骂仗他输得很难看,脸都丢尽了。
而且自那以后,单位里面都知道他得罪了燕师大,不愿跟他走得近。
这次莫言被骂,他也终于找到机会,找了余桦的茬。
为什么找余桦的茬,是因为上次骂战,于东还没出来的时候,余桦就跳出来叫阵了。
而且话说得很绝,把他比作教
***的太监。
所以这次方言吾也没留手,直接给余桦扣了一个反动的帽子。
对方到现在也没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