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长生志异,开局菜市口被斩首 > 第三章 神仙荷兰水

第三章 神仙荷兰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清晨时分,薄雾混杂着烟火气,在寻仙县各处飘。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各种早餐摊是第一波热闹,而后是赶集的,各个铺子也纷纷开张,整个县城倏忽鲜活了起来。

菜市街最不起眼,一家唤作“诚友书店”的铺子里。

陶潜缓缓合上账簿,吐出一积夜的浊气。

熬了一夜,看完这记体账本。

陶潜已对这世界物价和诸多细节有所了解,也毫无障碍的融了新身份。

径直起身,先往后面睡铺去了一趟。

再回来时手中多出一个青布袋,敞开袋,便听叮叮当当一阵儿。

停歇时,柜面便零零总总多了几枚银元,几个银角子,以及几十枚铜板。

陶潜先数了一遍,眉皱起。

然后,又数了第二遍,皱得更紧。

没再去数第三遍,只是珍而重之的将这些银钱放回钱袋,面色无奈的嘀咕道:

“一家积蓄,大半月就败差不多了,只余八元七角,外加五十三枚铜元,还真是个败家子。”

“一枚铜元能买十粒八粒糖,或者一块大饼外加油条,再添一枚,还能再加一碗胡辣汤,购买力看似还成,可架不住眼前这就是总资产了啊。”

“先不说平时吃食、衣物、娱乐之类的支出,光这店一月租金就是二十元,还有购买书籍这最大项……”

“也就是说,我现在非常穷。”

陶潜捏着钱袋,吐槽着原身。

按照现有物价计算,他很难将这间诚友书店维持一个月不倒闭。

唯一让陶潜觉得有所安慰的是,那账本中其实藏着一条生财之道。

只是原主觉得有辱斯文,是以没再继续。

“所谓食色也,饱腹之余,再满足下神生活,这再正常不过了,怎么是有辱斯文呢。”

“待会儿要是没生意就去书场找找,把《隔帘花影》、《空空幻》、《怜香伴》、《禅真逸史》这一整套都买齐了,悄悄宣传一下,我就是这条菜市街最靓的崽儿。”

“书生果是闷骚,觉得这些书太俗,面斥上门的客,倒是悄咪咪把书名都记记上了。”

“果然,写记的,能是正经?”

陶潜将钱袋揣怀中,用吐槽唠叨冲淡自己穿越重生后的茫然。

可能是因为已经成了“不死怪异”,或是心太过。

整夜没睡,陶潜毫无困意。

听着外面传来的各式叫卖声,陶潜索起身,洗漱一番。

数分钟后,他有些郑重的将门户打开。

眼前立时天光大亮,热闹的场面挟着强烈实感,冲击过来。

尽管只上午八九点的样子,但这县城已是流涌动。

陶潜先怔了几秒,旋即缓慢而认真的,将前方诸多画面都收自己眼中:

冒着热气,顾客不少的馄饨摊。

巷子趴在地面,艰难捡拾一块残碎窝的老乞丐。

拖拽水牛前行,衣衫褴褛的平民。

身穿军装,背着步枪,骑高大马,横穿主街的新士兵们。

因急切导致独车翻倒,手忙脚收拾满地滚落的苹果鲜梨的小贩。

不远处新式饭店阁楼靠窗位置,两位穿着旗袍,手捏咖啡杯,惬意谈的苗条士。

楼下街角跪坐着数个幼布裹着,,老一脸苦相截拦途径富试图兜售。

一辆黑色小汽车缓缓驶过,后座一个七八岁小男孩,穿着温暖衣物,吃着一种名为“三明治”的洋食。

……

“似是而非啊。”

陶潜神色复杂,无力感叹了一句。

正想做些什么,肚子里传来一阵咕咕声。

这提示音,让陶潜想起自己如今又做了

没进行抵抗,陶潜特意走远了点,去了街道另一端,买了一大袋馒

沿途走得不快,模仿着原身那种迂腐书生走路的风格。

再回书铺时,手中馒散得刚好只剩一个,就着余温三两吃了。

大清早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来买书,但陶潜也不打算闲着。

撸起袖子,开始整理这布局糟糟的书铺。

虽然现下很穷,好歹也是有产业的

整理过程中,陶潜不时拎起一本感兴趣的书,匆匆扫掠,多是“神魔志怪”、“超凡话本”、“诡异纪实”之类。

他的想法,是想能不能从中窥见这世界,或者说超凡修行世界的一鳞半爪。

经历过砍、不死、重生,加上两份本地土著的记忆。

陶潜猜测,这世界有妖魔鬼怪神仙,大概率也有类修行者。

他现阶段的目标是安身立命,先好好活下来。

如果有了解真相,触及超凡的机会,他也不打算放过。

不过很可惜,忙活半小时之后,他没有任何发现。

很正常,常理而言,修仙的也好,妖魔也好,或许会有部分与类混居,但中间必定会存在着一层隔阂。

普通即便有心去找,也未必能如愿。

这方面,讲究所谓的机缘。

当然,辛苦半小时也是有些收获的,至少陶潜完全摸清了自家书铺。

这小小铺子,以蒙学书籍、书法字帖为主,利润也多来自这一类。

其他书籍,什么游记杂谈、小说话本、地图黄历等等,都被原身算“杂书”类别。

值得表扬的是,原身购置的,全部都是正版书。

当然,这大概也是他亏光家底的原因之一。

收拾好后,陶潜开始营业。

不知道是不是换了个魂,也由此转运。

一上午,诚友书店的生意虽然不如十字街那几家,但来来往往陶潜也接待了不少

到了午时,陶潜终于空下来,拎着把算盘在那里噼里啪啦一顿扒拉。

“共售出十本书册,六本《对相四言》,两册字帖,一本黄历,还有本《朱公游记》,共账:一元二角。”

“那对相四言听说是某个私塾老师要求的教学辅材,果然不管在什么时代,还是卖教材比较赚钱,可惜我穿越时没把黄岗秘册带来。”

陶潜正嘀咕着。

忽然,门处猛地传来“嘣嗤”的一种熟悉声音。

一抬,陶潜就见两道身影,各拎着什么,笑盈盈的站在门

这两看起来都是三十岁左右,正经的青中年。

一个穿着圆领长衫,戴着顶青绒暖帽,五官端正,只眼睛小,一脸的明,酷似林永健。

另一个是长袍马褂,蓄着八字须,看起来有些诈。

陶潜脑海,相应记忆浮现出来。

巧了,两都是他的邻居,昨晚陶潜还看过有关二的文字记录。

买了《剪灯夜话》的奇石店老板李三鱼。

求购《玉楼春》等书的药店老板贾强。

“陶书生,一上午生意不错啊。”

“我可瞧见了,来来回回也做成了十几次,值得庆祝庆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