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荆楚帝国 > 第七十二章 灾难

第七十二章 灾难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白色的羊脂玉、红色的琅邪(玛瑙)、蓝色的璆琳,以及一些五颜六色的珊瑚、玻璃珠,这些玉石皆非凡品,以郢都市令的估计,一块羊脂玉就超过十金,其余玉石林林总总加起来,当有三千金之多。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这个胡商可是带足了本钱。

而他想要的钜铁,以卖给齐国的价钱算,大概可以买下六千套盔甲和钜刃。问题是,战争中的楚国现在并不需要这些玉石,楚国要粮食、要布匹、要木材……,就是不要玉石。

听闻市令相告,胡耽娑支又提起了透明石,但透明石十几块就够了,这种石无分大小,只要能在天折出阳光便可。听闻此讯胡耽娑支顿觉手脚发软,他从未听说过不要玉石的君王,可惜熊荆就是一个不稀罕玉石的君王。

喜欢玉,将玉比作君子;殷商乃至更早的部落巫觋也喜欢玉,他们以为玉中含有某种能量,能帮助自己告命于天。熊荆对这东西没有好感,他宁愿要黄金、白银,这才是世界通货。玉石离开东亚就不再珍贵,就像青金石(璆琳)除了西亚地中海外就不吃香。

而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存在,很大一个原因是西亚以及整个地中海世界都渴求葱岭脚下的青金石,东亚世界则渴求来自昆仑山地区的软玉。往西的青金石之路和往东的玉石之路相连,造就出一条联通亚欧的重要商道。

这条商道远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就已存在,但粟特的出现还是让熊荆有些诧异,他们的名声应该是在两汉、盛唐方才传开。事实就是粟特商在战国时便遍布各国,粟特语胡姆丹(khudn)直译过来就是xnyng(咸阳),秦亡以后,xnyng被挪用到汉都长安身上;同时,粟特也用cyn(秦)称呼汉朝,中国和胡姆丹地区被称之为cynstn(秦尼斯坦)。希腊写的《地理书》所称中的ch(秦尼),乃至后来的ch,都源于粟特语cyn的对音。

秦朝只有短暂的十五年,若不是战国时期就已在各国经商、若不是知道天下统一于秦,秦尼斯坦这样的称呼不可能出现。熊荆并不懂粟特语,他的猜测是亚历山大的东征把粟特赶到了东亚世界,然后他们开始经商,全天下贩卖在他看来不值一文的

“良马如何?”已经是夜晚,地点在郢都正寝。除了熊荆,还有市令、关吏、集尹等

“然。”胡耽娑支毫不犹豫的点,“只是,马匹通过赵国需收重税。”

“那钜铁通过赵国不需重税?”熊荆反问道。他现在已经清楚,粟特虽然与秦国有贸易,但更喜欢去的地方是邯郸,东周时期则齐聚洛阳,这是绕着秦国的边界走。

“钜铁和恶铁无异,运赵国一斤不过数钱关税,运出赵国小与雁门郡李将军相熟……”

“李牧?”熊荆恍然大悟,李牧有钱养兵,原来是靠粟特。秦国以外,天下所有的玉石都从雁门流,贩运的丝绸又从雁门流出,他当然能每天杀牛犒劳士兵,征集百金之士了。

“李牧不愿良马运赵国?”熊荆问道。

“大王,是赵国不愿良马流出赵国,所以收重税。”胡耽娑支解释道。

“大王,不知是否可从燕国运。”关吏建议道。“若大王遣使于燕国,燕国定不收重税。”

“用海舟么?”熊荆想了想,又觉得并非不可行。如果天气好,最新式的大翼战舟也能在渤海上来回运输。新式大翼一百六十五,与一卒三百二十的编制不合,所以造船厂改良了大翼战舟,桨还是三排,但是上面两排桨是两个划,这样一舟最少需要两百五十名欋手,加上甲板上的甲士,一舟超过两百七十

“然。”关吏说道。“臣闻赵国之马税倍之,若能于海路运马,不费也。”

“那良马便运到燕国,可行么?”熊荆问道。

“可。”胡耽娑支大喜,燕国他更熟悉。

“良马须在两千楚斤以上,四岁以下之乘马。”马尹念着要求,“母马可酌少两百楚斤……”

“大王这是要胡马?”不求身高只求体重,胡耽娑支顿时明白熊荆想要什么了。

“若有汗出如血之马,可价议。”熊荆再道,“两千楚斤以上之公马种马亦议价。不佞还要一种喂马的作物,叫做苜蓿,你顺道带一些种子过来。”

“大王为何不要原之马?”听到‘汗出如血’四字胡耽娑支就疼,他本以为熊荆要的良马是高大一些蒙古马或者戎马(河曲马),谁知熊荆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两种马,他要的是西亚马和巨蒐(大宛)马,可这样的好马一出现原就会被抢走。

“为何要原马?”熊荆反问。“原公马体重不及一千四百楚斤,反应极其极其木纳,越障碍能力又低下。楚国本就缺马,养戎马、养原马,还不如养一匹真正的好马。”

熊荆总结出来的理由其实也是骑兵总结出来的理由。穿锁子甲之前,马的体重轻一点或许还能忍受,但对驾驭指令缺乏反应才是致命伤。

“大王缪矣。”胡耽娑支满脸苦涩,“大王可曾听说穆天子西行?”

“然。”熊荆点

“穆天子西行见萨卡之王,不为求玉,乃为求马。不以巨利,不能得马;不以大军相护,月氏、匈定会劫掠良马。”胡耽娑支痛心说道,让分不清是实还是要价。

“那便……”熊荆看向身边的几个臣子。

“大王,若非良马,焉能售他钜铁?”市令觉得胡这是在要价。

“大王,若是普通戎马,自可市于赵国。”马尹也道。

“大王,可让彼思虑数再做商议。”关吏也觉得胡是故意要把马说的珍贵。

“良马便过几再议。”熊荆说完看向集尹,集尹听了半天见大王看向自己,赶忙奉上一些黄色末,这是硫磺。

中原并不产硫磺,但,西周之时曾以硫磺作为彩陶颜料,可惜很快又被石黄、雄黄、藤黄代替。靠着陶工相传的记忆,集尹终于搜罗到半斤曾经用作颜料的硫磺。

“这是硫磺,多产于火山之旁。”胡耽娑支细看硫磺的时候,熊荆开始说话。“你只要找几个,带几把耒耜便能装好运来。运到郢都,十斤硫磺换一斤钜铁。”

“这……”硫磺胡耽娑支并没有见过,可相似的东西他听说过。“大王,怎么能十斤换一斤?如果真有此物,也当一斤换一斤,如果此物稀有……”

“有何稀有?”熊荆本来是想从海上运硫磺,现在既然胡来了,那顺便买一些先铸几门大炮也无不可。“火山近处全是此物,不佞要你买此物,只因楚国无火山而已。”

“那也当一斤换一斤。”胡耽娑支强笑。

“钜铁要采于铁山,木炭要伐于森林,还要运到郢都冶炼。力、物力、损耗、工匠、花费甚多,硫磺只需装于火山近处,岂能一斤换一斤?”熊荆有些不悦,钜铁以市价乃以金计,这样换硫磺实在是吃亏,且贩运玉石的商队忽然运输硫磺,运来的数量极为有限,最多也就试验,但又有什么办法,谁让全天下都找不到硫磺。

“敢问大王,良马一匹可换多少钜铁?”胡耽娑支碍于熊荆的不悦不敢再说硫磺。

“若是种马,可一斤换一斤;若仅是两千斤之良马,也是十斤换一斤。”熊荆和关吏对视一眼,关吏如此说道。“若是汗血公马,两百斤换一斤;若是汗血母马,百斤换一斤……”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