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赚就赚大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赚就赚大的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甚至,方世玉也没想过要全面杜绝匪患。

打击十年的工夫,让这些匪患,消减七八成的规模,就很好了。

甚至,取得这个成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郁新道:“十年的时间,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微臣和刑部尚书扬大考量许久,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处理办法!”

方世玉疑惑道:“什么事?”

“关于抓到的匪患,如何安置问题。总不能全部坑杀了吧”郁新犹豫道,如果朝廷全部坑杀,事传出去,各地的土匪反抗热高涨。

而且,这也是大明的一份损失。

匪患的数量有多少?没有十万也差不多了吧,这十万点什么不好,全部坑杀?又不是说朝廷缺粮。

朝廷只是缺钱罢了,还真的不缺粮食。

方世玉道:“小琉球,你们知道吗?”

“福建海外,澎湖列岛附近的小琉球岛?”兵部尚书茹瑺面色凝重的看着方世玉道。

“嗯,那里地方不小,足够养活二百万以上的了,还有济州岛,都可以作为流放地!”

“所有抓捕归案的土匪,山匪等一众匪徒,按照他们作孽的程度,就把他们流放到海外去,作恶多的,流放到济州岛,作恶轻的,流放到小琉球!”

方世玉心中定计,原本他是考虑过把抓来的土匪流放到辽东开垦。

不过,这些年辽东的天气越来越冷,也不知道还能耕种多少年,那边还是不适合大规模移民过去。

毕竟,多了,粮食减产,就要饿肚子,而朝廷即将迁都在即,辽东重中之重,万万不容有失。

方世玉话音落罢,杨靖开道:“殿下,若是流放的话,只怕审案断案的官员,会搞小动作。”

“这没事,所有都要流放,而流放海外,他们想回来,也就没那么容易了!”方世玉耸了耸肩。

审案断案的当地官员,能做什么呢?

无外乎就是在流放地,流放期限上,模棱两可的试探,然而,既然已经流放到了海外,他们想回来?

会那么容易吗?

“对了,刑部清点牢狱数,等着到时候,一起流放吧。”方世玉挥了挥手,小琉球,也就是后世的台湾省地区。

那里还没有势力,甚至连的足迹都不多,一个完全等待着大明去开发的雏宝地。

赵勉道:“殿下,每年三百万两的开支,要从哪里补齐?”

“补齐?”方世玉微微一愣,旋即开询问道:“郁新,户部的粮食卖的怎么样了?收回来了多少宝钞?”

“户部卖出粮食四百三十万石,五万万又三千七百五十万斗,总计收回宝钞,十三万万,金,一百二十七万两,银八百九十万两。”

“这不就出来了?朝廷那么多粮食堆着发霉,也没什么意义,以后每年从各地粮仓售粮三次,每年的初春卖粮一个月,夏至卖粮一个月,冬至卖粮一个月!粮价就定在十贯宝钞一斗米!”

斗米,也就和后世的一斤米,相差无几。

点了点,朝廷从百姓手里收来粮租,然后倒手再卖给百姓,这特么可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方世玉道:“不对啊,为什么收回来这么多黄白之物?”

方世玉心中一动,他记得当初粮食买卖的事,是要保证只能用宝钞来换粮食。

金银已经被朝廷打断,唯一被朝廷认可的货币,只有大明宝钞。

“这还是宝钞稀少惹的祸,十多年的工夫,朝廷印制宝钞十余万万,但随着宝钞购买力回暖,朝廷从去岁税赋上收回了千余万。”

“更多的宝钞被存留在家里,或是在十年的时间内,因为各种原因而灰飞烟灭的,如今朝廷又收回来五万万宝钞,市面上流通的宝钞,已经出现了巨大的空缺!”

郁新直言不讳,朝廷收回宝钞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因为许多大户家,想要购买粮食,朝廷卖粮又只认宝钞,各地官员一合计,便上书到户部,希望户部能给宝钞和黄金白银对钩,让富商可以用黄金白银兑换宝钞!”

郁新耸了耸肩,这些黄白之物,都是这么来的。

不然的话,那么多粮食,整个大明境内的宝钞都搜刮净了,也不可能弄出来这么多的宝钞来。

“户部是怎么回复的?”方世玉目光凝滞,盯着郁新道。

“殿下要打断黄金白银的流通,自然就是用黄金白银可以兑换宝钞,而宝钞不能兑换黄金白银。”

“各地官府哪里都存留大量宝钞,以供当地兑换,黄金白银则是有多少,都要如期送京城!”

郁新坦言道。

对于宝钞的购买力回升,整个大明都能看见,宝钞的价值得到确认,许多商户在易的时候,也多有选择宝钞进行易。

毕竟这东西,携带方便,便于藏匿,甚至许多官员,收受贿赂的时候,都选择宝钞,毕竟宝钞这玩意,有着十年的空窗期。

想要自圆其说,还是相对容易的。

方世玉点了点道:“户部给的兑换利率是多少?”

“黄金一两,相比二十两白银,一两白银相比一千贯宝钞,贴近一石粮食。”郁新款款而谈,这个汇率,完全是他经过半个多月的研究。

针对朝廷给粮食定价的一斗十贯宝钞,一步步推算出来的

方世玉点了点道:“嗯,还不错。户部国库现在有多少黄金白银,又有多少宝钞?”看样子,他不准备印钞,只想着往回收拢民间宝钞的计划,要宣告产了。

“朝廷一气吞下了五万万贯宝钞,市场上的宝钞,必然会出现恐怖的短缺,这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虽然不能烂印,但也不能少了。”

“国库有两万万九千万贯宝钞,各地官府节流两万万贯宝钞,分散在全境各地。黄金户部有四百六十万两,白银有两千三百万两。”

郁新话音刚落。

旁的赵勉瞬间瞪大了一双眼睛,开道:“郁新,你这可是无遮拦,这么多钱?朝廷会有这么多钱?”

两千万两白银,赵勉当户部尚书的时候,两千万两白银,是整个大明的税收大半了。

而眼下,各地的赋税还没有京,两千万两白银,四百万两黄金。

两黄金对比二十两白银的购买力,四百万两黄金就是八千万两白银,这笔巨财,全国赋税一年的总额,都未必能达到如此恐怖的高度。

方世玉道:“郁新,给讲讲吧!”

郁新开道:“这其中,原本按照粮价,朝廷出粮货五万万石,就要收回来五十万万贯的宝钞!”

“而民间流动的宝钞,本就不足十万万贯,为了保证宝钞的流通,粮食的售卖,户部用宝钞,同民间富商换取了大量的黄金,白银!”

“这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的黄金白银大量涌国库,自然而然的就会导致民间的黄白之物稀少。”

“朝廷一手用宝钞换黄金白银,一手用粮食换宝钞,最后在上半年,朝廷已经将大量的黄金白银搬到了国库中去!”郁新随说着,全然没有半点的慌

似乎在他眼中,这样的结果,就是应该的,正常的。

“嗯,这件事,户部做的很好,要记功,郁新,新款大明宝钞,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