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横推非洲

第二百四十六章 横推非洲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旗帜开喊道。

“大明闽王?”

“谁是闽王啊?怎么没听说过!”

“靠,闽王不是太祖皇帝的四子,以前的燕王嘛!”

“他不是封在海外了嘛,怎么又回来了?”

“不会是回来打仗的吧!”

“太祖皇帝亡故,这些藩王都没能返还,为子不能灵前尽孝,也是难了!”

“可别打仗啊,要是打起来了,我们就遭殃了!”

群工站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所有都不

想打仗,一旦打起来了,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小家,就要被战火摧毁了。

更何况,大明朝廷的信誉还是非常好的。

过不多时,船队靠岸,然而从船队上下来的,却不是朱棣,而是朱高煦,跟在朱高煦的身后,有三百多名护卫。

在港上,望着一众表呆滞的劳工们,朱高煦闷哼一声道:“少见多怪!”

“你们这里当官的呐,让他来见我!”朱高煦大喊一声。

有大型船队靠岸,这事自然早早的传到了广州市舶司的主官耳中,时任市舶司主官的原江宁县县令万关,急促的赶了过来。

跟在他身旁的,就是他的好搭档,差点拖死他的赵琛。

来到港,见到数以百计的船只,心中狐疑道:“打着大明天朝的旗号,你们是什么?”

“狗官,睁大眼睛看清楚了,认识这个字不?”朱高煦指着旗舰上,那个比明字大旗要矮了十厘米左右的旗帜,开质问道。

万关擦了擦眼睛,看着那个闽字,开道:“闽王?燕王?你是闽王的使者?”万关哪里见过朱高煦,狐疑的询问道

“我是闽王的世子,小爷名叫朱高煦,是天雷王殿下的徒孙,这次本世子是奉了闽王的命令,带领船只货物,来中央朝廷进贡贸易的!”

“这里是广州卫吧,你快通知朝廷,就说闽王世子朱高煦在广州登陆,要求进京朝贡,让朝廷早点回信。”

朱高煦心气极高,他乘风,在蓝玉走后半年的时间,就带领船队出海,一路向着大明的方向走。

只是他的船队比之朝廷的船只,差的太多了,在路上没少折腾,好不容易才到了大明。却是在时间上,慢了蓝玉年多。

万关闻言,躬身道:“闽王世子,失敬失敬。只是世子殿下,为何要在广州港停靠,广州港不接受外邦及藩王的货物停靠,世子还是沿岸北上,到直沽停靠吧!”

“而且从直沽通知京师,也会方便许多。不然的话,这一来一回,耽误世子的时间不说,世子的货物总不能卸在广州吧。”

万关面色平静朝廷严禁海外邦国在除直沽外任何港登陆卸货,缴税。

南方的港,只是给民间海上开放的,直沽才是官方的唯一通道。

也是其他海外邦国及藩王国对大明缴税朝贡的唯一通道。

“淡水不够了,本世子需要补充淡水,行个方便吧!”朱高煦对于大明的变化,一无所知,毕竟他都出海五年多了如今返还,大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都收官了。

第二个五年计划顺利启动。

万关笑了笑道:“淡水的话,当然可以,不过世子要付钱,不然的话,这些工怕是不愿意给世子殿下活!”

既然是靠近海港,自然是有淡水售卖的,这叫营销,强制营销,所有出海商船,都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

而他们自己准备的,能准备多少?最后还是要工去弄,这也让看见了商机,在广州港不远处,弄了个巨大的,这也让看见了商机,

蓄水池,以供应出海商船饮用。

朱高煦道:“要多少钱?”

“那就看世子殿下要多少水了,一个木桶,算上工运过来,要三十贯宝钞!”万关笑了笑,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木桶说道。

“来一万桶。本世子很急,别耽误时间,今天晚上之前本世子就要出海北上了!”

朱高煦直接开说了一句,旋即吩咐一边的侍卫去船上取钱,毕竟当年他们离京的时候,朝廷给了不少宝钞。

万关笑着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突然间,朱高煦目光一凝,狐疑的看着万关道:“你刚才说,要去直沽,直沽不是在泰安嘛,朝廷迁都了?”

直到这个时候,朱高煦才缓过神来,直沽这个名字,没能比他在熟悉了,小时候可没少去那边玩。

万关躬身道:“已经迁都四年了,现在是太始五年正月初,世子若是赶得上,还能在泰安府过一下上元节!”

万关说完,转身道:“按照礼节,外臣是不能同世子多说的,世子见谅,本官还有要事缠身,便先退下了!”

言语间,万关根本不给朱高煦拒绝的机会和理由,直接转身离开了广州港。

还以为来这么大的船队,有钱赚了呢,没成想竟然是海外藩王的朝贡船队。

这就让万关伤透了心。

朱高煦呆愣的站在原地,犹豫不决道:“朝廷迁都了,太始四年?难道说......”只是瞬间,朱高煦的脚步略显跄,向后退了几步。

朝廷迁都,这不是标志着,老皇帝朱元璋已经死了吗?

心中似乎还有一点期盼,朱高煦抓了一个民夫询问道:“应天的老皇帝,官府有什么消息吗?”

“应天的老皇帝?世子说的是南京的太祖皇帝吧,太祖皇帝在太始四年三月初一,已经在南京乾清宫驾崩了。”

“如今算算,都快一年的时间了!”

那民夫漫不经心的说着,朱元璋都死了快一年了,朱高煦闻言,微微一怔,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拿在手里看着

上边写着:“父皇亲启。”

这是朱棣给朱元璋写的慰问信,现在老皇帝死了,这封信,也就没能看了,他的任务,竟然还没开始,就被腰斩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一年,我为什么那么笨啊。”朱高煦狠狠的抽了自己一掌,好在一旁的侍卫连忙拉住了朱高煦,搀扶着朱高煦回到了船上。

按照市舶司的规矩,外邦补给,是不允许登岸的。

众船夫看着朱高煦的样子,疑惑道:“这世子不会是失心疯了吧!”

太始五年,正月初八。

繁茂的泰安府街道上,走马观花般的,攒攒,拥挤在南北东西两条中轴线道上,因为外城还未修建好的缘故,只有内城挤满了

张灯结彩。

无数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欢呼雀跃,共度新节。

上元节,又称之为灯节,北方素有吃元宵的习惯,又被称为元宵节。

又有上元十夜灯的称谓。

明太祖洪武年间,上元节沐休三,民间过节五,至太始三年重订,上元节沐休十,民间以挂灯十

视为大明除除夕新年节之外,最大的一个几个节

太始三年重订,标注了每年大大小小的节,严格规定了沐休期,民间的百姓对于过节的感觉就是欢快,多,开心,终究不用为肚子发愁。

而官员们盼着过节,就如同盼着太祖皇帝早死一样,虽然他们心里不说,但每个都有这个想法。

虽说方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